若對年輕人不講「獅子山下」式奮鬥故事,是對牛彈琴。他們buy的,是Bill Gates、Steve Jobs 以至Facebook創辦人,都不用讀完大學,卻「bump一聲」可以發達。
最好不用捱,但(卻不知何解)很有錢;連「好爸爸的條件」也包括「人肉提款機」。
新一代,是由父母開始捨不得阿仔阿女捱,甚至以「屋企唔係等你養」等理由,鼓勵子女辭職、不要受氣。年輕人沒有「要照顧家庭」的觀念,一切物質皆可信手拈來。一部iPhone要6千多元,佔大學畢業生半個月人工,卻是「一定要有」的。
現在的父母也很奇怪,竟然會陪大學畢業的子女去見工! 連要求與子女一起面試,我也聽過…
人不獨立,又沒有理想。個個都好像含著金鎖匙出世,但其實不是個個父母都很有錢可以養他們一世。
另一些,以「抽到公屋」為目標,我感嘆!
以前,拿公援、住公屋等福利,會視為「被接濟」;
現在,拿福利是「權利」甚至是「人權」。現在社會講平等、人道,歧視「被接濟」的人是罪;但我依然認為,一個人不想因窮而被歧視,首先是要自強,揾錢!
不要被人睇死。
人各有志?
或許。總要讓人有喜歡簡單平凡的選擇權。但太年輕,沒有「搏」過,便自動放棄權,是不是太可惜?
凡事是相對的,在這種現象下,某些有為的年輕人,只要自己稍稍努力、稍稍奮鬥,競爭力己經可以高過很多同輩,沒有難度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