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

永遠的梅艷芳


不知何故,我特別記得梅艷芳的死忌是在年尾。我十分欣賞梅艷芳,但還不算super fans,死忌這種日子更不會去記住,但我就是記得。

梅艷芳40歳的生命,真是太短了。紅顏薄命。

我等70後,最大的褔氣是有機會欣賞非常出色、非常專業、非常有天份、也非常受尊敬的歌星的演出。沒有經歷過80年代樂壇輝煌的人,是不會明白為甚麼我們對現在的歌手總是嗤之以鼻的了。

梅艷芳最紅的那個年代,我其實還很年幼,情歌對我來說毫無意義,但動人的音樂,還是懂得欣賞的。我們,誰沒有試過邯鄲學步式的邊唱邊跳《壞女孩》? 當年,《壞女孩》這首歌的受歡迎程度,80後是沒有機會見識的了。(另一例子是:譚詠麟的《愛情陷阱》)

我心目中唯一能唱、跳、演的歌星,只有梅艷芳。她最紅的時代,開演唱一開數十場,當時我表姐己出來工作,會買一整行最貴的票請家人(包括我們)去看,還要是可以和梅艷芳握手的座位。我至今仍很感激我表姐,讓我有機會見識無懈可擊的表演。現在,有錢都看不到呀。

後來也有很多歌手爆紅,有些唱得確是很動聽,但風度呢?氣量呢? 敬業樂業呢? 不知何故樂迷影迷轉了喜歡「自我」的artists,「大將之風」變成很老土。

以前年幼,很多歌還不懂欣賞,現在去聽,才百般滋味在心頭,例如《似水流年》。翻查資料,此曲1985年面世,當年梅艷芳才不過22歳,卻可以唱出滄桑、無奈、無力的感覺! 除了功架外,不其然令我聯想到她的身世。

任何與年紀不符的世故或早熟的人,童年都並不幸福。有時候,真覺人的樣貌可以反映他/她的命運,在梅的臉上,可以看到材華洋溢,但總是帶點「苦」。

有時,又想,如果梅艷芳是出於這個唱片業息微、K歌及download歌為主流的年代,會否大材小用、鬱鬱不得志?

我和梅雖信仰不同,唯願她己到了一片樂土,沒有憂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